中国植物志
>> 第55(1)卷 >> 伞形科 Umbelliferae >> 柴胡属 Bupleurum
15. 贵州柴胡(植物分类学报)图版135
Bupleurum kweichowense Shan in Sinensia 11: 172. 1940; 单人骅、李颖, 植物分类学报12 (3): 278. 1974.
多年生草本,根细,木质化。茎高20-40厘米,直立,圆形,有细纵纹,带紫色,茎上部及节间紫色尤为显著,不分枝或在上部有1-2分枝。基生叶很多,质软,狭匙形至披针形,基部收缩成长柄;下部和中部叶排成两列,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7-12厘米,宽1-1.5厘米,顶端钝尖,基部略变窄抱茎,叶缘、叶尖、叶基常带紫色,脉7-9,向叶背突出显著,中脉粗,叶缘较厚,有微波;茎上部的叶渐短而小,长椭圆形,长1-4厘米,宽5-10毫米,11-13脉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;伞辐5-6,顶生小伞形花序常再生出一伞形花序,伞辐粗,不等长,长1.5-2.5厘米;总苞片1或早落,卵圆形或广卵圆形,长1-1.5厘米,宽3-7毫米,顶端尖锐,有小突尖头,7-9脉,下部带紫色;小总苞片5,倒卵形至倒广卵形,长4-5毫米,宽2.2-3毫米,5-7脉,顶端多圆钝有小突尖,基部楔形,上部和边缘常带紫色,与果时小伞形花序等长或略短;小伞形花序有花10-14。果卵形或椭圆形,长3.5-4.5毫米,宽2.5-2.7毫米,褐色,棱粗,淡褐色,棱槽油管4-5很少3,合生面4-6,多为4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本种迄今为止,仅在贵州省发现。生于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及多岩石山坡上。模式标本采自贵州梵净山,海拔2100米,开旷的岩石山坡上。